【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典故】“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出自《孟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句话是孟子用来说明贤才往往出身卑微,但最终因才能被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典型例子。
在古代,胶鬲本是一个以捕鱼和晒盐为生的平民。他虽然身处底层,却具备非凡的智慧与能力。后来,他被齐桓公发现并重用,成为齐国的重要大臣,协助齐桓公实现霸业。这个典故强调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思想,即真正的贤能之人,往往需要经历磨难与考验,才能脱颖而出。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讲述的是一个出身贫寒、靠捕鱼晒盐为生的人,最终因才华被君主赏识、成就大事的故事。它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以及不拘一格选拔贤能的思想。这一典故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即使出身平凡,也要努力提升自我,终有出头之日。
典故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孟子·告子下》 |
人物 | 胶鬲 |
身份背景 | 捕鱼、晒盐的平民 |
成就 | 被齐桓公重用,成为重要大臣 |
原文句子 |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
寓意 | 贤才多出于低微,需经磨练方显真才 |
现代启示 | 不论出身如何,只要具备才能,终将被认可 |
通过了解“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的典故,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贤才的成长路径,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励自己在平凡中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