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列传原文及译文】《苏武传》是《汉书·李广苏建传》中的一部分,记述了西汉时期使者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始终不屈的壮烈事迹。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展现了苏武坚贞不屈、忠于国家的精神风貌,被誉为中华民族气节的典范。
一、
《苏武列传》主要讲述了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因匈奴内乱被扣留,拒绝投降,历经艰难困苦,最终得以归汉的故事。文中通过苏武与卫律、李陵等人的对话,展现了他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父亲的功勋而担任官职,兄弟几人都在朝廷做郎官。 |
汉武帝时,使匈奴,单于欲降之,武不屈。 | 汉武帝时期,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单于想让他投降,但苏武坚决不从。 |
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 把他关进地窖里,断绝他的饮食。 |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 天下起雪,苏武躺在地上吃雪,把毡毛一起吞下去。 |
数月不死,匈奴奇之。 | 过了几个月仍没有死,匈奴人感到很奇怪。 |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徙武北海上,使牧羝。 | 单于更加想让他投降,于是把他迁到北海边去放羊。 |
羝乳乃得归。 | 只有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 |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 苏武到了北海后,粮食供应断绝,就挖老鼠洞里的草籽来吃。 |
居匈奴十五岁,始得还。 | 在匈奴待了十五年,才得以返回汉朝。 |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 苏武在匈奴一共待了十九年,刚去的时候正值壮年,回来时头发和胡须都白了。 |
三、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 | 性格特点 | 体现方式 |
苏武 | 忠贞不屈、坚韧不拔 | 坚决拒绝投降,忍受极端困苦仍不改志向 |
卫律 | 背信弃义、贪图富贵 | 试图劝降苏武,代表叛徒形象 |
李陵 | 内心矛盾、无奈投降 | 曾与苏武同为汉臣,最终选择投降 |
单于 | 阴险狡诈、反复无常 | 对苏武采取多种手段逼迫其投降 |
四、文章意义
《苏武列传》不仅是一篇历史传记,更是一部充满民族气节的作品。它通过苏武的经历,歌颂了忠诚、坚韧和爱国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苏武的形象依然激励着人们在困境中坚持信念、不畏强权、忠于理想。
结语:
《苏武列传》以其真实的历史背景、深刻的人物刻画和强烈的道德感染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以上就是【苏武列传原文及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