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出自

2025-09-16 04:40:12

问题描述: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出自,有没有人理理我?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6 04:40:12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出自】一、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是一句出自中国古代典籍的成语,常用来比喻在完成目标后,功臣或助手被抛弃或牺牲的现象。这句话最早见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范蠡对文种的劝告,后来成为历史中许多功臣悲剧的写照。

该句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现实:当目的达成,曾经的盟友可能变成威胁,因此被清除。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古代,也在现代政治、职场等领域有所体现。

二、原文出处与背景分析表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作者/来源 司马迁(西汉)
原意 捕获狡猾的兔子后,猎犬就无用而被烹杀;射杀飞鸟后,好弓就被收藏起来。
引申义 功成之后,功臣往往遭到猜忌和抛弃。
历史背景 越王勾践灭吴后,范蠡劝谏文种离开,认为“狡兔死,走狗烹”,暗示文种将被杀。
典型人物 文种(被勾践所杀)、韩信(汉初功臣被诛)等
现代意义 揭示权力更迭中“功高震主”的风险,提醒人们在成功后保持低调和警惕。

三、结语: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不仅是历史的警示,也是对人性与权力关系的深刻洞察。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结果,也要注意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逊的态度尤为重要。

以上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出自】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