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兽的成语解释】“衣冠禽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穿着衣服、戴着帽子的禽兽。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外表看起来像人,行为却极其恶劣、道德败坏的人。它常用于批评那些披着文明外衣,实则行为卑劣、毫无廉耻的人。
该成语源于古代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讽刺,强调一个人的行为与外表之间的巨大反差。在现实生活中,这一成语多用于批评贪官污吏、道德败坏者或虚伪之人。
衣冠禽兽 成语详解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衣冠禽兽 |
拼音 | yī guān qín shòu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感情色彩 | 贬义词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指人虚伪、无耻 |
出处 | 出自《明史·刑法志》:“其时奸臣乱政,小人得志,衣冠禽兽,满朝皆是。” |
近义词 | 面善心恶、道貌岸然、假仁假义 |
反义词 | 正人君子、德高望重、光明磊落 |
示例 | 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是个衣冠禽兽。 |
总结
“衣冠禽兽”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成语,强调了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之间的强烈对比。它不仅揭示了人性中虚伪的一面,也提醒人们要注重品德修养,避免成为“衣冠禽兽”式的伪君子。
在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批判性,但也要注意场合,避免过度贬低他人。
以上就是【衣冠禽兽的成语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