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呓语的意思解释和出处是什么

2025-09-16 17:29:05

问题描述:

呓语的意思解释和出处是什么,急!求解答,求不鸽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6 17:29:05

呓语的意思解释和出处是什么】一、

“呓语”是一个汉语词语,通常指人在梦中或神志不清时所说的话。它既可以用于描述语言的无序、混乱,也可以用来比喻不切实际、没有根据的言论。在文学作品中,“呓语”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带有主观性与不确定性。

该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世说新语》等典籍,后逐渐成为汉语中的常用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它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含义,还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引申意义。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项目 内容
词语 呓语
拼音 yì yǔ
基本解释 梦中说的话;也指神志不清时胡言乱语;比喻不切实际、无根据的言语。
引申义 指情绪化、主观性强、缺乏逻辑的言论。
出处 最早见于《世说新语·文学》:“谢安尝在桓温坐,闻人诵《诗》云:‘如彼雨雪,先集维霰。’安曰:‘此是《小雅》中语,何得作《国风》?’客曰:‘非也,此是《小雅》中语,非《国风》。’安曰:‘君之言,真可谓呓语矣。’”
使用场景 文学、日常交流中形容无逻辑、不真实的言语;也可用于批评他人说话荒谬。
近义词 胡言、梦话、废话、空谈
反义词 实话、真言、正论、明理

三、补充说明

“呓语”一词虽然源自古代文献,但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广泛使用,尤其在文学和口语表达中,常用来强调某种话语的不可靠或荒诞。例如,在批评某些人的言论时,人们可能会说“你这话说得像呓语一样”,意在指出其缺乏逻辑或依据。

此外,由于“呓语”具有一定的诗意和情感色彩,它也被用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呓语”的含义、来源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

以上就是【呓语的意思解释和出处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