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注释及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时所作的一首词,风格豪放,情感激昂,展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向往和壮志未酬的感慨。本文将从词的内容、注释、艺术特色及赏析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原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注释
词语 | 注释 |
老夫 | 苏轼自谦之词,表示自己虽年长但仍怀有豪情。 |
聊发少年狂 | 暂且表现出少年般的豪迈与激情。 |
左牵黄,右擎苍 | 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描写打猎的场面。 |
锦帽貂裘 | 穿着华丽的帽子和貂皮大衣,显示身份尊贵。 |
千骑卷平冈 | 千名骑兵像风一样席卷过山岗,表现气势宏大。 |
倾城 | 全城百姓都来观看,形容场面盛大。 |
孙郎 | 指三国时期的孙权,这里借指自己,表达豪迈气概。 |
鬓微霜 | 头发微微变白,暗示年岁已高。 |
持节云中 | 指朝廷派遣使者,象征朝廷的信任。 |
遣冯唐 | 冯唐是汉代贤臣,曾为魏尚恢复官职,这里借指希望朝廷重用自己。 |
会挽雕弓如满月 | 必须拉满雕弓,比喻准备充分,蓄势待发。 |
射天狼 | “天狼”是星名,象征敌寇,表达抵御外敌的决心。 |
三、艺术特色
1. 豪放风格:全词气势磅礴,语言雄健有力,体现了苏轼豪放派词风的特点。
2. 意象丰富:通过“黄狗”、“苍鹰”、“千骑”等意象,营造出热烈而壮观的狩猎场面。
3. 用典自然:引用“孙郎”、“冯唐”等典故,增强词的历史厚重感与文化内涵。
4. 情感真挚:既有对年轻时豪情的回忆,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感慨,情感层次丰富。
四、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不仅是苏轼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也反映了他在仕途受挫后仍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词中通过对打猎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同时,“射天狼”一句,更体现出他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与责任感。
此词在宋代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因其豪放风格影响深远,更因其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而广为传诵。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牌 | 江城子 |
作者 | 苏轼 |
创作背景 | 密州任职期间,抒发豪情与抱负 |
主题 | 表现豪情壮志,抒发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
风格 | 豪放、激昂、富有气势 |
艺术手法 | 用典、意象、情感真挚 |
思想内涵 | 报国情怀、人生感慨、理想追求 |
结语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佳作,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士大夫的胸怀与志向。通过本篇内容,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词的内涵与价值。
以上就是【江城子密州出猎注释及赏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