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性金融资产递延所得税怎么计提】在企业会计处理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会影响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在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时,需同步考虑其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与递延所得税的关系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短期获利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其公允价值会随市场波动而变化,这部分变动在会计上通常计入当期损益。但根据税法规定,只有在实际处置时才确认收益或损失。因此,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会产生暂时性差异,进而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
二、递延所得税的计提原则
1. 暂时性差异的识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为暂时性差异。
2. 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根据暂时性差异的方向(应纳税或可抵扣),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
3. 税率的适用:递延所得税的计算依据是适用的税率,一般为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递延所得税的计提步骤
步骤 | 内容说明 |
1 | 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 |
2 | 计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
3 | 判断该差异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还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4 | 根据适用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
5 | 进行会计分录,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
四、示例说明
假设某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成本为1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120万元,适用税率为25%。
- 账面价值:120万元
- 计税基础:100万元
- 暂时性差异:2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递延所得税负债:20 × 25% = 5万元
会计处理如下:
```
借:所得税费用 50,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0,000
```
五、总结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递延所得税计提,主要基于其公允价值变动所引起的暂时性差异。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结合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准确计算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合理计提递延所得税有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税务影响。
项目 | 说明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短期持有以获取价差收益的金融资产 |
公允价值变动 | 影响当期损益,但不立即影响应税利润 |
暂时性差异 |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
递延所得税 | 根据暂时性差异和税率计算得出 |
会计处理 | 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 |
以上就是【交易性金融资产递延所得税怎么计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