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道有余数的应用题】在日常生活中,有余数的问题经常出现,尤其是在分配物品、计算时间或分组时。掌握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以下是5道典型的有余数应用题,附上详细解答与总结。
一、题目与解答
题号 | 题目描述 | 解答过程 | 答案 |
1 | 小明有23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人分到几个?还剩几个? | 23 ÷ 4 = 5 余 3 | 每人分到5个,还剩3个 |
2 | 一箱矿泉水有36瓶,如果每6瓶装一箱,可以装几箱?还剩多少? | 36 ÷ 6 = 6 余 0 | 可以装6箱,没有剩余 |
3 | 老师有47支铅笔,发给8名学生,每人最多能分到几支?还剩几支? | 47 ÷ 8 = 5 余 7 | 每人分到5支,还剩7支 |
4 | 一个蛋糕切成19块,如果每桌坐5人,最多可以分给几桌?还剩几块? | 19 ÷ 5 = 3 余 4 | 最多分给3桌,还剩4块 |
5 | 小红有65元,买每本12元的书,最多能买几本?还剩多少钱? | 65 ÷ 12 = 5 余 5 | 最多买5本,还剩5元 |
二、总结
以上5道题都属于“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因此会留下一个余数。这类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分糖果、分小组、分配资源等。
通过这些题目可以看出,解决有余数的问题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 明确题意:确定题目中涉及的数量关系。
2. 列式计算:用除法算出商和余数。
3. 解释结果:根据题目要求,说明商和余数的实际意义。
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提升数学能力,还能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合理地进行资源分配和规划。
如需进一步练习,可以尝试自己编一些类似的题目,并使用表格形式整理答案,这样有助于加深理解并提高解题效率。
以上就是【5道有余数的应用题】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