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扶老携幼”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行动或迁移过程中照顾老人和小孩的情景。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责任,也常用来形容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精神。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扶老携幼 |
拼音 | fú lǎo xié yòu |
释义 | 指搀扶老人,携带小孩,形容照顾年老体弱和年幼的人。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集体行动或家庭中的关爱行为,也可用于比喻社会中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
近义词 | 扶危济困、尊老爱幼、体贴入微 |
反义词 | 冷眼旁观、漠不关心、自私自利 |
二、成语含义总结
“扶老携幼”不仅是一种具体的动作表现,更是一种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它强调在面对困难时,应当主动帮助那些需要照顾的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这种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仁爱”和“孝道”。
在现代社会中,“扶老携幼”也可以引申为在公共事务中关注弱势群体,比如在灾害救援、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方面,体现出一种温暖而有担当的社会氛围。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应用示例 |
家庭生活 | 父母带孩子出门时,会扶着老人,照顾孩子。 |
社区活动 | 在社区组织的敬老活动中,志愿者帮助老人和儿童。 |
灾难救援 | 灾后重建时,人们互相扶持,照顾老人和孩子。 |
文学作品 | 文章中描写一个家庭在迁徙途中“扶老携幼”的情景。 |
四、结语
“扶老携幼”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让社会充满温情与希望。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应践行这一精神,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