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击楫的意思】“中流击楫”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晋书·祖逖传》。这个成语原本讲述的是东晋名将祖逖北伐的故事,后来被用来比喻立志奋发、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决心。
一、成语来源与含义
出处:《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率军北伐,渡过长江时,他击楫(即敲打船桨)而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意思是说,如果不能收复中原,就不再渡过长江。这句话表达了他坚定的报国志向。
含义:
“中流击楫”原意是站在江心击打船桨,象征着在艰难险阻中奋起抗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后人常用此成语形容人志向远大、意志坚定、敢于担当。
二、成语用法与示例
用法 | 示例 |
作谓语、定语 | 他虽身处逆境,仍怀中流击楫之志。 |
表达决心 | 面对困难,他心中燃起中流击楫的豪情。 |
形容勇气 | 祖逖中流击楫,誓死收复失地。 |
三、成语延伸意义
方面 | 解释 |
历史背景 | 出自东晋时期祖逖北伐,反映当时士人的爱国精神。 |
文化象征 | 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坚持信念,积极进取。 |
四、总结
“中流击楫”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一种不畏艰难、勇于拼搏、心怀家国的情怀。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一成语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成语 | 中流击楫 |
出处 | 《晋书·祖逖传》 |
含义 | 志向远大,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
用法 | 谓语、定语 |
意义 | 表现坚定信念与奋斗精神 |
通过了解“中流击楫”的来历与内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与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