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邻为壑成语意思】“以邻为壑”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人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后世引申为一种损人利己、把祸患转嫁给邻居或他人的行为。
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在面对问题时,不是主动解决,而是将问题推给他人,尤其是邻近的人或地区,以此来保护自己或获得利益。这种做法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带来好处,但长期来看会破坏信任、引发矛盾,甚至导致更大的问题。
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以邻为壑 |
拼音 | yǐ lín wéi hè |
出处 | 《孟子·尽心上》 |
释义 | 把灾祸转嫁给邻居,比喻损人利己的行为 |
近义词 | 祸水东引、嫁祸于人 |
反义词 |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批评或讽刺 |
例子 | 有些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把环境污染转嫁给邻国,这就是典型的以邻为壑。 |
使用场景举例
1. 国际关系:某些国家在处理环境问题时,不主动治理污染,反而将工业废物排放到邻国海域,属于典型的“以邻为壑”。
2. 企业经营: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影响下游居民的生活用水,也是“以邻为壑”的表现。
3. 个人行为:在家庭中,有人将家务事推给邻居帮忙,而不愿自己承担,也可视为一种“以邻为壑”。
总结
“以邻为壑”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值得警惕的行为方式。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应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逃避或转嫁。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在处理事务时都应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因短期利益而损害他人或长远发展。
以上就是【以邻为壑成语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