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黄鹤楼赏析】《菩萨蛮·黄鹤楼》是近代著名文学家、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属于《沁园春·雪》之后的又一力作。这首词以黄鹤楼为背景,描绘了长江壮阔的自然景象,并借此抒发作者对历史变迁与时代变革的深刻思考。
一、
《菩萨蛮·黄鹤楼》通过描绘黄鹤楼及长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历史发展的感慨。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暗含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作品体现了毛泽东诗词中常见的豪迈气概与深沉情感。
二、词句赏析表
词句 | 含义解析 | 情感/主题 |
“茫茫九派流中国” | 描写长江水系广阔,奔流不息,象征国家的辽阔与历史的悠远。 | 历史感、民族自豪感 |
“沉沉一线穿云破” | 形容江面宽阔,仿佛一条线穿透云层,展现自然之壮美。 | 自然壮丽、气势恢宏 |
“烟雨莽苍苍” | 描绘江上烟雾弥漫,营造出朦胧而深远的意境。 | 空灵、神秘感 |
“龟蛇锁大江” | 用“龟蛇”比喻黄鹤楼附近的山石,突出其雄伟之势。 | 地理特征、历史厚重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引用古代传说,表达对时间流逝与历史变迁的感慨。 | 历史沧桑、人生无常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再次引用古诗意境,强调时间的漫长与人事的变幻。 | 思念、怀古之情 |
“我今登临望,欲把长缨系住天边月” | 表达作者希望掌控时局、改变历史的愿望。 | 抱负远大、志向坚定 |
三、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运用黄鹤楼、长江、龟蛇等意象,构建出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 语言凝练:全词文字简洁有力,富有节奏感。
- 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沉思,兼具豪放与细腻。
四、结语
《菩萨蛮·黄鹤楼》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词作,更是一篇蕴含深厚历史情怀与时代责任感的作品。它展现了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的胸襟与抱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词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与思想意义。
以上就是【菩萨蛮黄鹤楼赏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