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与朱元思书全部注释

2025-10-19 18:15:55

问题描述:

与朱元思书全部注释,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9 18:15:55

与朱元思书全部注释】《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代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全文以简练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富春江一带的山水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本文不仅是文言文中的经典之作,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审美情趣。

一、文章

《与朱元思书》全文共140余字,分为两段。第一段主要描写富春江水的清澈与山峦的秀美;第二段则进一步描写江上景色的变幻与自然的灵动。整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情景交融,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二、全文注释表

原文 译文 注释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尘和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远山呈现出同样的颜色。 “风烟”指风和烟雾;“俱净”指都消散;“天山共色”指天空和远山的颜色一致。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顺着水流漂浮,任凭船只自由地向东或向西。 “从流”指顺流而下;“飘荡”形容随波逐流;“任意东西”表示随意漂流。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里左右,这里的山水奇异美丽,是天下独一无二的风景。 “自……至……”表示从……到……;“奇山异水”指奇特的山和奇异的水;“天下独绝”意为世上少有。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江水都是青白色,深达千丈也能看见底部。 “缥碧”指青白色;“千丈见底”形容水非常清澈。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游鱼”指游动的鱼;“细石”指小石头;“直视无碍”指视线清晰无障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速的水流比箭还快,猛烈的浪涛像奔跑的马一样。 “急湍”指急流;“甚箭”比箭还快;“猛浪若奔”形容浪涛如奔马般迅猛。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两岸的高山,都生长着耐寒的树木。 “夹岸”指两岸;“寒树”指耐寒的树木,可能指松柏等常绿乔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山势高耸,争相向上生长,彼此之间高高低低,遥遥相望。 “负势”指凭借地势;“竞上”争着向上长;“轩邈”指高远。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泉水冲击岩石,发出清脆的声音。 “泉水”指山间清泉;“激石”撞击岩石;“泠泠”形容声音清越。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美丽的鸟儿相互鸣叫,声音和谐悦耳。 “好鸟”指美丽的鸟;“相鸣”互相鸣叫;“嘤嘤”形容鸟鸣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句并非原文,是后人引用的儒家思想。 此句出自《孟子》,常被误认为是《与朱元思书》的内容。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同样不是本文内容,属其他作品引用。 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为桃林? 不是本文内容,属于现代人的诗句。 表达一种理想化的隐居生活。

三、结语

《与朱元思书》虽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吴均高超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通过这篇书信,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富春江的壮丽景色,还能体会到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建议在学习此文时,结合注释与朗读,深入体会其语言之美与情感之真。

以上就是【与朱元思书全部注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