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苏轼:定风波定风波苏轼翻译及赏析

2025-05-14 06:10:58

问题描述:

苏轼:定风波定风波苏轼翻译及赏析,急到失眠,求好心人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4 06:10:58

原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不要在意那穿过树林、敲打着树叶的声音,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悠然前行。手拄竹杖,脚穿草鞋,走得比骑马还轻快,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披着一件蓑衣,在一生中经历风雨都无所谓。

料峭的春风将酒意吹散,让人感到微微的寒冷,但山头上的夕阳却亲切地迎接我。回头看看刚才风雨交加的地方,现在平静如常,无论风雨还是晴天,都一样平常。

赏析:

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当时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然而,从词中可以看出,苏轼并未因此沉沦,而是以一种旷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坎坷。

上阕开篇“莫听穿林打叶声”,直接点明了环境的恶劣——风雨交加。但紧接着,“何妨吟啸且徐行”则表现出诗人不为所动的淡定心态。接下来的“竹杖芒鞋轻胜马”,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轻松自在。即使没有华丽的坐骑,简陋的装备也能带来轻松愉悦的体验,这正是苏轼超然物外的精神体现。

下阕由自然景象转入内心世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描绘了一幅冷清的画面,而“山头斜照却相迎”则带来了温暖的希望。最后两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全词的点睛之笔。无论前方如何风雨飘摇,最终归途都是宁静坦荡的。这种对人生起伏的深刻领悟,体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定风波》不仅是一首描写旅途见闻的小词,更蕴含了苏轼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