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坛上,王安石的《伤仲永》是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这篇文章讲述了方仲永这个天才儿童的故事,他的早慧令人惊叹,却因后天教育的缺失而最终平庸。以下是文章的原文及其简短翻译: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翻译:
金溪地方有个姓方的名叫仲永的人,世代以耕田为生。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父亲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到舅舅家询问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华已经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通过这个故事,王安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即使天赋异禀,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保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