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小班下学期。为了确保每位小朋友都能在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我们制定了以下详细的保育工作计划。
一、卫生保健管理
1. 日常清洁与消毒
每日对教室、卫生间、玩具及公共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特别是门把手、桌椅表面等高频接触部位,需定期使用消毒液擦拭,避免细菌滋生。
2. 饮食安全管理
严格把控食品采购渠道,确保食材新鲜、无污染。厨房工作人员需佩戴口罩和手套操作,并保证餐具高温消毒。同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食谱,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种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3.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玩耍结束后及时清洁双手。此外,通过故事讲解或游戏互动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刷牙的重要性,形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二、健康监测与疾病预防
1. 晨检与午检制度
每天早晨和午休前后安排专人对孩子进行体温测量、观察精神状态以及询问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联系家长并采取相应措施。
2. 疫苗接种跟进
及时提醒家长为孩子完成各类疫苗接种任务,并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对于未按时接种的孩子,要主动沟通协调,确保其按时补种。
3. 传染病防控
密切关注春季常见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等高发期,提前做好防护预案。例如,加强通风换气、减少集体活动频率;若出现疑似病例,则迅速隔离诊治,并向疾控中心报告备案。
三、心理关怀与发展支持
1. 情感交流平台搭建
鼓励教师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关系,通过倾听心声、给予肯定等方式传递温暖和支持。同时,组织亲子活动让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来,共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 适应能力提升训练
对于刚入园不久的小朋友来说,可能会存在分离焦虑等问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穿插一些团队合作小游戏,帮助他们逐渐学会独立面对困难,增强自信心和社会交往技巧。
3. 特殊需求关注
对于有特殊需要(如过敏体质、行为障碍)的孩子,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比如提供专用餐具、安排单独休息区域等,以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不受影响。
四、家园共育协作机制
1. 定期沟通反馈
每周召开一次家长会,总结本周表现亮点与不足之处,并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建议。还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等多种形式保持日常联络,方便随时交流信息。
2. 家校联合行动
在节假日或者重要节点举办亲子主题活动,比如手工制作比赛、“小小科学家”实验课等,既能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也能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纽带。
总之,本学期我们将继续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全力以赴做好各项保育工作,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