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翻译:
山脚下新生的兰花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质小路洁净得没有泥土,傍晚时分,细雨潇潇,杜鹃鸟哀鸣不已。
谁说人的一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呢?门前的溪流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因为年老而感叹时光流逝。
赏析:
上阕通过描写清泉寺周围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山下兰芽短浸溪”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松间沙路净无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整洁与纯净;而“潇潇暮雨子规啼”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使读者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愁。
下阕则由景及情,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一反问句,充满力量,表明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紧接着,“门前流水尚能西!”这句话借流水西流的现象,寓意着即使到了老年,依然可以焕发青春活力,继续前行。最后,“休将白发唱黄鸡”,则是告诫人们不要因年华老去而自怨自艾,而是要珍惜当下,活出精彩。
苏轼在这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艺术手法,使得整首作品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蕴含深刻的哲理。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山水田园诗,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生命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