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节能设计已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作为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要标准之一,《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8)自发布以来,对推动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JGJ26-2018 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推荐性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该标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结合了近年来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成果,进一步细化了建筑热工性能、围护结构节能、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在建筑热工设计方面,JGJ26-2018 强调了不同气候区建筑的节能目标,并根据地区差异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参数。例如,针对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标准对墙体、屋顶、门窗等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减少冬季热量损失。同时,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则更注重夏季隔热与通风设计,以降低空调能耗。
其次,在围护结构节能方面,新标准对建筑材料的选择、构造做法以及施工工艺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例如,外墙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厚度、防火性能等均需符合相关指标;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也被纳入设计考量范围。此外,标准还鼓励使用高性能节能门窗、遮阳系统等技术手段,以实现更好的节能效果。
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中,JGJ26-2018 也做出了相应调整。强调了系统节能运行的重要性,如合理设置空调温度、采用高效设备、优化系统控制策略等。同时,标准还提出应优先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如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等,以进一步降低建筑整体能耗。
此外,JGJ26-2018 还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全过程进行了规范,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以及后期运行管理。通过建立完整的节能管理体系,确保各项节能措施能够真正落地并发挥作用。
总的来说,《JGJ26-2018》不仅是建筑节能设计的技术指南,更是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的重要依据。随着标准的不断推广和实施,未来我国建筑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将不断提升,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