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七首(middot及其一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杂诗七首·其一》是东汉末年诗人王粲所作的一组诗中的第一首,属于五言古诗。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游子思乡、客居异乡的孤独与惆怅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建安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原文
>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 甘言易伤人,快利易攻吾。
> 人情贱恩旧,世路多险巇。
>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二、译文
人生就像没有根基的草木,随风飘荡,如同道路上的尘埃。
一旦分散,便随风流转,这样的状态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
人若落地为人,便是兄弟,何必一定要是血缘亲人呢?
甜言蜜语容易伤害人,利益却容易让人迷失自我。
人情往往轻视旧情,世间道路充满险恶。
想起那新丰美酒,想要借酒消愁,又该喝多少才能解忧?
三、注释
- 根蒂:植物的根和花托,比喻人生的根基。
- 陌上尘:道路上的尘土,形容漂泊无定的生活。
- 分而逐风转:各自随风飘散,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
- 此已非常身:这已经不再是原本的自己了,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甘言:动听的话语,常指虚伪的奉承。
- 快利:迅速获得的利益,常指诱惑或欲望。
- 恩旧:旧日的情谊。
- 险巇(xī):险恶、艰难的道路。
- 心断新丰酒:新丰是地名,传说那里有好酒,这里借指思乡之痛。
四、赏析
《杂诗七首·其一》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描绘了人生漂泊不定、人情冷暖的现实。诗人以“人生无根蒂”开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接着,他用“飘如陌上尘”进一步强化这种漂泊感,表达了人在世间如浮萍般的无奈。
诗中“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一句,既表现出诗人对人间真情的渴望,也流露出他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失望。在那个战乱频仍、人心不古的时代,真正的亲情与友情显得尤为珍贵。
后几句则转入对人性的反思。“甘言易伤人,快利易攻吾”揭示了人世间的虚伪与贪婪;“人情贱恩旧,世路多险巇”则道出了社会的冷漠与险恶。最后两句以“心断新丰酒”收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借酒消愁却难解心中之忧。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展现了王粲作为建安诗人特有的悲悯情怀与哲学深度。
五、总结
《杂诗七首·其一》虽短小精悍,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更是对时代与人性的深刻洞察。诗中所表达的孤独、迷茫与无奈,在今天依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王粲以诗为镜,映照出人生的无常与人心的复杂,使这首诗成为古代诗歌中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