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片段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课文的讲解往往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有效引导。《少年闰土》作为鲁迅先生《故乡》中的一个片段,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六年级学生学习描写人物、体会情感表达的重要文本。本文将围绕该片段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进行分析,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一、教学目标设定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情境再现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闰土纯真、勇敢的性格特征,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 引导学生珍惜当下,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把握闰土的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 难点:理解“我”与闰土之间的情感变化及其背后的社会背景。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农村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你心中理想的伙伴是什么样的?”随后引出课题——《少年闰土》。
2. 初读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描写闰土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并尝试概括其性格特点。
3. 精读品析(20分钟)
- 教师选取关键段落进行讲解,如“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 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如“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体会闰土的纯真与胆大。
-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演绎“我”与闰土的对话,增强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4. 拓展延伸(10分钟)
- 提问:“如果让你写一篇‘我的小伙伴’,你会怎么写?”
-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写出真实感受,提升写作能力。
5. 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强调人物描写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四、课堂实录片段
【课堂片段】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鲁迅先生会特别怀念这个叫闰土的朋友呢?
学生A:因为他很勇敢!
学生B:我觉得他很聪明,知道很多东西。
教师:很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里是怎么描写他的吧。
(教师出示课文片段,带领学生逐句分析)
学生C:老师,“他那时大概十岁左右,紫红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句话让我觉得他很可爱。
教师:是的,这段外貌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少年。那么,你还从哪里看出他的性格呢?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朗读、讨论、表演中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但在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深入思考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应更多地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建立文本与生活的联系,提升语文素养。
六、结语
《少年闰土》不仅是一篇描写人物的佳作,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童年的纯真与成长的无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学会欣赏文字之美,更能从中获得情感的共鸣与思想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