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活动《粗心的小画家》教案】一、活动名称:
中班音乐活动《粗心的小画家》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旋律,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 理解歌词内容,体会“粗心”这一行为带来的有趣后果,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
3.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尝试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三、活动准备:
1. 歌曲《粗心的小画家》音频或视频资源。
2. 图片若干(如:小画家画画的场景、画错的动物等)。
3. 小画家头饰、画笔、画纸等道具。
4. 教师提前熟悉歌曲内容及教学流程。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朋友,他是个小画家,可是他有点粗心,把画得不太对。你们想不想听听他是怎么画的?”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2. 欣赏歌曲(8分钟)
播放歌曲《粗心的小画家》,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小画家画了哪些东西?他画得对吗?”
3. 理解歌词(10分钟)
再次播放歌曲,配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教师逐句讲解歌词,引导幼儿说一说“小画家画错了什么”,并鼓励他们模仿歌曲中的语气进行跟读。
4. 表演与互动(12分钟)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 请几位幼儿戴上小画家头饰,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表演。
- 其他幼儿可以边唱边做动作,如“画了一只长耳朵的小兔子”、“画了一条没有尾巴的小鱼”等。
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引导幼儿讨论:“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怎么做?为什么不能太粗心?”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
布置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画一幅画,并仔细检查是否画对了。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歌曲为载体,结合生活情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同时渗透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通过听、说、演等多种形式,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表达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活动延伸建议:
可在美术活动中继续开展“我来当小画家”主题,引导幼儿更加细致地观察和绘画,进一步巩固“细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