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名句(《诗经及middot及邶风及middot及北门》)】《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承载着古代先民的情感与智慧,其中《邶风·北门》一章,虽篇幅不长,却蕴含深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个人的内心独白。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小人物在生活重压下的无奈与苦闷,同时也流露出对命运的感慨与思索。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开篇两句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诗人从北门走出,心中充满忧虑,仿佛整个世界都压在肩上。这里的“北门”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城门,更象征着人生的困境与压力。北门是通往外界的通道,也是通向命运的关口,而诗人正站在这个关口前,面对未知的未来,内心充满了不安与沉重。
“我从事于王,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归家的渴望。他为君主效力,日复一日地劳作,却始终无法摆脱繁重的任务和无尽的等待。“曰归曰归”反复出现,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期盼与焦虑,仿佛每一次的“归”都是一次希望的寄托,但最终却总是落空。这种情感的反复与重复,正是当时社会中普通百姓的真实写照。
“龄之役,使我心痗。”这里提到“龄之役”,指的是长期的劳役或服役,让人身心俱疲。诗人感叹自己被卷入这场无休止的劳作之中,内心痛苦不堪。“心痗”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压抑与痛苦,使人感受到那种无力改变现状的绝望。
整首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因其真实的情感表达而打动人心。它不仅展现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与挣扎,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社会结构的不公与人民生活的艰难。《邶风·北门》虽非《诗经》中最著名的篇章,但其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在今天看来,这首诗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压力时,不应轻易放弃希望;在遭遇不公时,也要保持内心的坚韧与清醒。正如古人所言:“知足者常乐”,也许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调整心态,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满足。
总之,《诗经·邶风·北门》以其简洁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成为《诗经》中不可忽视的一篇佳作。它不仅是古代人民生活的缩影,更是留给后人的一份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