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16《太阳》教学设计教案】一、教材分析
《太阳》是人教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属于科普类文章。课文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太阳的基本特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太阳对地球的重要影响。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贴近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 学习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等)。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科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太阳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掌握说明方法。
- 难点:体会作者如何用准确、形象的语言表达科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太阳相关图片、视频资料、课文朗读音频。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关于太阳的简单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太阳的短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太阳的认识。
2. 提问:“你见过太阳吗?你知道太阳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吗?”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介绍太阳的文章——《太阳》。”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尝试理解大意。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组织学生认读、书写。
3. 分组讨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
- 介绍太阳的位置、大小、温度。
- 讲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如提供光和热、影响天气等。
- 第三段:讲太阳对地球的其他影响,如形成昼夜、维持生态平衡等。
2.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说明方法:
- 列数字:“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 打比方:“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 举例子:“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植物、动物和人类。”
3. 学生小组合作,找出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播放太阳系相关动画或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太阳。
2. 开展“我眼中的太阳”口语交际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太阳。
3. 布置小任务:回家后向家人讲述太阳的作用,并记录他们的反应。
(五)总结提升(5分钟)
1.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太阳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珍惜太阳给予我们的资源?
3. 教师进行情感升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2. 写一篇小作文《我眼中的太阳》,要求不少于150字。
七、板书设计
```
太阳
——神奇的星球
位置:遥远
大小:巨大
温度:极高
作用:光、热、生命之源
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
```
八、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了语文基础知识与科学常识的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提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