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试卷附答案】随着期中考试的临近,八年级的学生们逐渐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巩固所学内容,下面提供一份精心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试卷”,并附有详细答案,便于学生自查自纠、查漏补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慷慨(kǎi)
B. 倔强(juè)
C. 炽热(chì)
D. 惬意(qiè)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今天很早就到了学校,因为昨天晚上睡得很早。
B. 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D. 同学们都认真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3.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
A. 李白
B. 张若虚
C. 杜甫
D. 白居易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这个人做事总是优柔寡断,让人难以放心。
B. 这次考试我发挥出色,真是喜出望外。
C. 他为人正直,从不阿谀奉承。
D. 他虽然年纪小,但做事却老气横秋。
5. 下列诗句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哲理相同的是( )
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背影》的作者是__________。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__________》。
3. 古诗中常用“明月”寄托思乡之情,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__________的作品。
4.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5.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李白的《__________》。
6. “山河远阔,岁月静好”常用来形容__________。
7.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陆游的《__________》。
8.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描写的是__________的景色。
9.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10.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勃的《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0分)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大帽,穿着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 这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作者是谁?(2分)
2. 文中“他”指的是谁?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3. “蹒跚”一词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4. 请简要分析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4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10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本诗的体裁是什么?(2分)
2. 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象?(2分)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3分)
4.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四、作文(20分)
题目:难忘的一件事
要求:
1.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2. 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3. 字数不少于500字。
五、附加题(10分)
请写出下列诗句的下一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
2. 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
3.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
4. 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
5. 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D
3. B
4. C
5. C
二、填空题
1. 朱自清
2. 《过零丁洋》
3. 李白
4. 陶渊明
5. 《望天门山》
6. 和平美好的生活
7. 《冬夜读书示子聿》
8. 春天
9. 范仲淹
10. 《滕王阁序》
三、阅读理解
(略,根据文本内容作答即可)
四、作文
(略,根据题目要求写作)
五、附加题
1. 柳暗花明又一村
2. 一览众山小
3. 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为有源头活水来
5. 地利不如人和
这份试卷紧扣教材内容,注重基础知识与阅读能力的结合,适合八年级学生进行系统复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练习,争取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