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人皆有情白居易望月有感

2025-07-06 17:13:25

问题描述:

人皆有情白居易望月有感,跪求万能的知友,帮我看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6 17:13:25

人皆有情白居易望月有感】“人皆有情”,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道出了人性中最本质的共鸣。在古代文人中,白居易便是一个情感细腻、心怀天下的诗人。他的诗作不仅语言通俗易懂,更饱含深情,尤其在《望月有感》一诗中,更是将人间情思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令人动容。

《望月有感》是白居易在异乡漂泊时所作,彼时他远离故土,心中满是对亲人的思念。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被赋予团圆、思念的象征意义。而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借月抒怀,将自己对亲人、对故乡的牵挂写得淋漓尽致。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开篇两句,便点明了当时社会动荡、家道中落的现实。战乱频繁,生活困苦,兄弟离散,各自奔波于四方。这种境遇,让诗人倍感孤独与无奈。然而,正是在这种艰难时刻,人的情感才显得尤为珍贵。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曾经的田园风光已成废墟,亲人之间也因战乱而失散。此时的白居易,虽身处异乡,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家人,渴望团聚。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人用“雁”和“蓬”来比喻自己与亲人分离的状态。雁飞千里,独自徘徊;蓬草飘零,随风四散。这样的意象,既形象又深刻,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哀愁。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设想,尽管彼此相隔千里,但只要抬头望见同一轮明月,便会想起远方的亲人,不禁潸然泪下。这种情感的共鸣,跨越时空,超越距离,正是“人皆有情”的最好体现。

《望月有感》之所以感人至深,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更在于它触及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思念、牵挂、孤独与希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亲情的渴望从未改变。正如白居易所言:“人皆有情”,这份情,是连接人心的桥梁,是穿越风雨的力量。

在这个快节奏、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或许早已习惯了屏幕前的交流,却也渐渐淡忘了面对面的温暖。读白居易的诗,不仅是对古典文学的欣赏,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不忘抬头看看那轮明月,感受那份来自心底的温情与牵挂。

“人皆有情”,愿我们都能在纷繁世界中,守住内心的柔软,珍惜身边的真情。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