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的故事简洁版】“手不释卷”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一位勤奋好学的读书人。他名叫吕蒙,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将领。
起初,吕蒙只擅长武艺,不喜读书。后来,在孙权的劝导下,他开始努力学习,每天抽时间阅读书籍,从不放下书本。他的学问日渐增长,不仅在军事上有了更深的理解,还逐渐赢得了同僚的尊重。
有一次,鲁肃与他交谈,发现吕蒙谈吐不凡,见识广博,不禁感叹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从此,“手不释卷”便成为形容人勤奋好学、专心致志读书的典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学习,不断积累,就能不断进步,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