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折桂令(middot及中秋》原文及赏析)

2025-07-07 15:26:37

问题描述:

《折桂令(middot及中秋》原文及赏析),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15:26:37

《折桂令(middot及中秋》原文及赏析)】《折桂令·中秋》是元代散曲作家的一篇经典作品,以中秋佳节为背景,描绘了月夜下的景致与情感的交融。全曲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离别的感慨。

原文如下:

> 问嫦娥、孤影谁怜?

> 玉斧修残,金波潋滟,素魄娟娟。

> 想旧游、银汉浮槎,

> 谁解相思,梦断云边。

> 今宵酒醒,何处天涯?

> 一树秋声,半窗斜月,几处清欢。

这首曲子以“问嫦娥”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神秘而浪漫的境界。嫦娥作为月亮的象征,孤独地徘徊在广寒宫中,令人不禁产生同情与共鸣。接下来,“玉斧修残”指的是传说中吴刚伐桂的故事,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金波潋滟”则描绘了月光洒落水面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受。

“素魄娟娟”进一步渲染了月色的柔美,仿佛月光也有了生命,带着一种温柔的情感。这一句不仅写景,更抒情,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

“想旧游、银汉浮槎”,这里引用了牛郎织女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谁解相思,梦断云边”则道出了人世间无法实现的相思之苦,以及梦中相见却终成泡影的无奈。

最后几句“今宵酒醒,何处天涯?一树秋声,半窗斜月,几处清欢。”则是整首曲子的高潮部分。诗人借酒消愁,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处异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窗外的秋声、斜照的月光,都成了他心中无限惆怅的注脚。

整体来看,《折桂令·中秋》不仅是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散曲,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爱情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无论是从艺术性还是思想性来看,这首曲子都堪称元代散曲中的精品之作。

在阅读这首作品时,我们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意象,更能体会到作者内心深处那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正是古典文学的魅力所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