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拱伏无违的违的意思

2025-07-08 04:40:41

问题描述:

拱伏无违的违的意思,急!求大佬现身,救救孩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8 04:40:41

拱伏无违的违的意思】在《西游记》这部中国古典名著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描述:“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那猴王自出世以来,便有神通广大,号为‘美猴王’,后又自称‘齐天大圣’。他虽桀骜不驯,却也‘拱伏无违’。”这句话看似矛盾,实则蕴含深意。其中,“拱伏无违”四个字中的“违”字,是理解整句话的关键。

那么,“拱伏无违”的“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妨从字面和语境两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拱伏”一词,本义是“低头、顺从、臣服”,常用于形容动物或人对上级的恭敬态度。例如,古代臣子向皇帝行礼时,会“拱手而拜”,表示敬意;动物遇到强者时,也会“拱伏”以示臣服。因此,“拱伏”本身带有顺从、服从的意味。

接下来是“违”字。在现代汉语中,“违”多指“违背、违反”,如“违反纪律”、“违背誓言”。但在古文或特定语境中,“违”也可以理解为“背离、远离”。所以,在“拱伏无违”中,“违”并非指“违背”,而是指“不背离、不远离”。

综合来看,“拱伏无违”可以理解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臣服、顺从,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背叛或疏远。也就是说,这只猴子虽然表面上对玉帝、对天庭表示了尊重与服从,但内心并未真正认同或臣服于他们,只是在外表上表现出一种“拱伏”的姿态,而没有真正的“违”。

这种表达方式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描写孙悟空这一角色时,作者通过这样的语言,既展现了孙悟空的机智与反抗精神,又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他表面“拱伏”,实则“无违”,正是他性格中复杂多面的体现。

此外,从更深层次来看,“拱伏无违”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处世哲学——外圆内方。即在面对强权或权威时,表面上保持谦卑与顺从,实则内心坚定、不轻易妥协。这种思想在许多历史人物身上都有所体现,如诸葛亮、苏轼等,他们在仕途上往往采取“拱伏”的策略,而在精神层面则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与理想。

总之,“拱伏无违”的“违”字,并非简单的“违背”之意,而是强调一种表面的顺从与内心的独立并存的状态。它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语言表现力,也为读者提供了思考人性与社会关系的深刻视角。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