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鬲溪梅令(middot及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注释赏析)

2025-07-08 16:47:35

问题描述:

鬲溪梅令(middot及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注释赏析)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8 16:47:35

鬲溪梅令(middot及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注释赏析)】《鬲溪梅令》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词,原题为“鬲溪梅令 ·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归途中的心境与思绪,寄托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虽未直接言情,却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意味。

一、词作背景

“丙辰”指的是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这一年正是周邦彦仕途相对平稳的时期。据传他曾在无锡任职,后因故离开,返回京城。此词便是他在冬日从无锡归京途中所作,借景抒怀,表达了旅途中的孤寂与对未来的迷茫。

“鬲溪”并非实指某地,而是取其音韵之美,与“梅令”相配,营造出一种清冷幽远的意境。整首词虽短小精悍,却意蕴深远,体现了周邦彦词作中常见的婉约风格与含蓄情感。

二、原文与白话翻译

原文:

> 鬲溪梅令 ·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 烛影摇红,旧香残粉,窗下重门深闭。

> 梦回人静,空庭落尽梅花雪。

> 谁知此夜,梦魂不到,江南路。

> 望断江南,烟水茫茫,何处是归程?

> 倚栏杆,泪满衣襟,不语凭栏久。

白话翻译:

烛光摇曳,余香犹在,窗外重重门扉紧闭。梦醒时分,人已独处,庭院中落满了如雪般的梅花。谁会知道,这深夜的梦中,灵魂无法回到那遥远的江南。极目远望,烟水茫茫,不知归途在何方。倚着栏杆,泪水沾湿衣襟,久久无言。

三、词作赏析

1. 意象清冷,情感深沉

全词以“烛影摇红”、“旧香残粉”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这种环境描写不仅是对现实的写照,也映射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而“窗下重门深闭”,则象征着心灵的封闭与隔绝。

2. 梦境与现实交织

“梦回人静,空庭落尽梅花雪”一句,将梦境与现实巧妙结合。梦中归来,却发现一切已非从前,庭院落满积雪,仿佛时光停滞,一切都变得陌生。这种虚实交错的手法,增强了词的情感张力。

3. 思乡之情隐而不发

“梦魂不到,江南路”一句,表面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深切的思乡之情。词人虽身处异乡,但心系江南,梦中也无法回去,足见其思念之切。

4. 结尾含蓄,余韵悠长

最后几句“望断江南,烟水茫茫,何处是归程?”以问句收尾,既是对前路的迷茫,也是对人生归宿的追问。而“倚栏杆,泪满衣襟,不语凭栏久”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惆怅情绪,令人回味无穷。

四、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周邦彦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此词虽篇幅不长,却层次分明,意象连贯,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

-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词中通过“烛影”、“梅花雪”等自然景物,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感伤,达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艺术效果。

- 结构紧凑,节奏流畅

全词结构严谨,节奏自然,读来朗朗上口,展现了周邦彦高超的艺术造诣。

五、结语

《鬲溪梅令 ·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作,它不仅记录了词人一次归途的心境,更折射出他对人生、故乡、命运的深刻思考。在这首词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游子的孤独,更是一个文人的深情与哲思。它以其细腻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宋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