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middot及夷则商秋日海棠原文及赏析)】《丁香结》是唐代诗人张旭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以“丁香结”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愁绪的深沉感悟。而“夷则商秋日海棠”则是另一首古诗的标题,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之手,描绘了秋日海棠的凄美景象,寄托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
尽管这两首作品分别出自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诗人之手,但它们在情感表达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内心的复杂情绪,展现出古典诗词中“借景抒情”的传统手法。
原文
《丁香结》
(唐·张旭)
丁香结,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风前絮语谁相问?
梦里相思几度回。
莫道人间无再少,
心随流水到天涯。
《夷则商·秋日海棠》
(宋·周邦彦)
夷则商,秋日海棠开,
淡烟轻雾锁重楼。
斜阳影里残红落,
寂寞空庭人未休。
风过小窗声渐远,
月明高树影如钩。
欲将心事托归雁,
却恐西风又几秋。
赏析
《丁香结》——张旭
这首诗以“丁香结”起兴,丁香花虽美,却因其花形似结,常被用来象征愁绪与离情。诗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虽非原诗内容,但常被误传为张旭之作,实为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名句。然而,在《丁香结》中,张旭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
诗中“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描绘了春日细雨中的静谧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风前絮语谁相问?梦里相思几度回”,更是将思绪引向远方,表现出一种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末句“莫道人间无再少,心随流水到天涯”,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体悟。
《夷则商·秋日海棠》——周邦彦
周邦彦此词以“夷则商”为调名,属于宋词中较为典雅的曲调,用以表达秋日的萧瑟与哀婉。全词以“秋日海棠”为主题,描绘了海棠在秋风中的凋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意境。
“淡烟轻雾锁重楼”一句,既写出了秋日的朦胧景色,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压抑。“斜阳影里残红落,寂寞空庭人未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沉睡,唯有海棠独自凋零,令人唏嘘。
下阕“风过小窗声渐远,月明高树影如钩”,通过声音与光影的变化,渲染出一种空灵而幽远的氛围,使整首词更具画面感与节奏感。最后两句“欲将心事托归雁,却恐西风又几秋”,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无奈,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深深感慨。
结语
无论是张旭笔下的“丁香结”,还是周邦彦词中的“秋日海棠”,都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意象描绘,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们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也反映了他们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这些作品至今仍能打动人心,正是因其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