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5228-2017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降水量)】在气象监测与数据采集过程中,降水量的测量是一项基础且关键的工作。为了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统一性和可比性,我国制定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系列标准,其中《GBT 35228-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降水量》是专门针对降水观测的技术规范。
该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自2017年起实施,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地面气象站对降水量的观测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各类气象观测点提供统一的观测方法、设备配置、数据记录与处理流程,从而保证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和连续性。
在实际应用中,降水量的观测通常采用雨量计进行测量。根据标准要求,雨量计应安装在开阔、无遮挡的区域,以避免建筑物、树木等对降雨的干扰。同时,仪器的安装高度、位置及维护频率均有明确规定,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标准还对降水量的分类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固态降水(如雪、冰雹)和液态降水(如雨、露)。对于不同类型的降水,观测方式和数据记录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固态降水需要特别注意融化过程中的水分损失问题,而液态降水则需关注雨量计的溢流和漏斗堵塞等问题。
在数据处理方面,《GBT 35228-2017》规定了降水量的统计周期、单位换算、异常值处理等内容。观测人员需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原始记录,并定期将数据上传至气象信息平台,供后续分析和应用。
该标准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我国地面气象观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为气候研究、灾害预警、农业规划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随着气象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相关标准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更加精准和高效的观测需求。
总之,《GBT 35228-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降水量》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我国气象事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