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乌鸦喝水】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科学活动是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今天,我们开展了一节有趣的科学课——“乌鸦喝水”。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故事讲述,更是一次充满动手实践与思考的科学探索之旅。
课程开始时,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一只口渴的乌鸦发现了一个装有少量水的瓶子,但水位太低,它够不到。于是,乌鸦不断地把小石子投入瓶中,水位逐渐上升,最终乌鸦喝到了水。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乌鸦真聪明!”“我以后也要像乌鸦一样动脑筋!”
接下来,老师引导孩子们进行实验操作。每个小组都拿到了一个透明塑料瓶、一些小石子、水和一根吸管。孩子们需要通过实验,观察水位的变化,并尝试让水位升到瓶口,以便“乌鸦”能够喝到水。
在实验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专注力。他们轮流将石子放入瓶中,仔细观察水位的变化。有的孩子发现,石子越多,水位就越高;有的孩子则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投放石子,看看哪种方法更快让水位上升。通过实际操作,孩子们初步理解了“体积变化”和“水位上升”的关系。
实验结束后,老师组织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发现。有的孩子说:“我发现石头放进去后,水就慢慢变高了。”还有的孩子说:“如果石头太大,可能放不进去,所以我们要用小一点的石头。”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展现了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次科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乌鸦喝水”的原理,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明白了“遇到困难时,要动脑筋想办法”,同时也感受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设计更多贴近生活、富有启发性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思,成长为热爱探索、善于思考的小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