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阅读练习及答案】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其诗风含蓄婉约,情感深沉。《无题》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虽无明确标题,但因诗中情感浓郁、意境深远,历来被广泛传诵与研究。本文将围绕李商隐的《无题》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并附上参考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与艺术特色。
一、阅读材料(节选)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二、阅读理解练习
1. 本诗题为“无题”,你认为作者为何不以具体题目命名?
2. “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难”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常被用来比喻什么?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
4. 诗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5.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一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三、参考答案
1. 本诗题为“无题”,作者可能意在表达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或心境,通过诗中细腻的描写和隐晦的意象,传达出内心深处的哀怨与思念。这种“无题”的形式,反而增强了诗歌的朦胧美与含蓄性。
2. “难”字既指相会之难,也暗含离别之苦。诗人用“难”字点明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与难以割舍,同时也暗示了现实的阻隔与无奈。
3. 这两句诗常被用来比喻无私奉献、至死不渝的爱情或忠贞不移的精神。春蚕吐丝至死,蜡烛燃尽成灰,象征着对爱情的执着与牺牲精神。
4. 这两句诗描绘了主人公在清晨照镜时担忧容颜衰老,夜晚独自吟诗时感到孤寂寒冷的情景。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忧愁、孤独与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
5.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爱之人深深的牵挂与期盼。尽管距离不远,但他仍希望有“青鸟”代为传递消息,表现出诗人对重逢的渴望与浪漫的想象。
四、总结
李商隐的《无题》以其深情款款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意象,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阅读与练习,我们不仅能提高对古诗的理解能力,还能更深入地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