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临江仙》苏轼《临江仙》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2025-07-27 07:30:29

问题描述:

《临江仙》苏轼《临江仙》的阅读答案及赏析,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7 07:30:29

《临江仙》苏轼《临江仙》的阅读答案及赏析】《临江仙·送钱穆父》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中抒发了对友人离别的深情与人生感慨。全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在面对人生聚散时豁达洒脱的情怀。

原文如下:

> 一别都门三载梦,泪偷垂,梦到还惊。

> 多少旧情,多少新愁,怎忍重听?

> 烛影摇红,夜阑人静,独倚危楼。

> 想到当时,共君携手,踏遍青山。

> 而今风雨,满城春色,谁与同游?

> 且尽杯中酒,莫问归期,醉卧西楼。

阅读理解题:

1. “一别都门三载梦”中的“三载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里的“三载梦”表明作者与友人分别已有三年之久,而在这段时间里,作者常常梦见与友人重逢,表现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2. “烛影摇红,夜阑人静”描绘了怎样的环境?它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这句描绘了一个寂静深夜、灯火微弱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3. “想到当时,共君携手,踏遍青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回忆?

答:这是对过去与友人一起畅游山水、共度美好时光的追忆,体现了对友情的珍惜与怀念。

4. “而今风雨,满城春色,谁与同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此句表达了作者在春风美景中却无人相伴的孤独与失落,流露出对往昔友情的深切怀念。

5. “且尽杯中酒,莫问归期,醉卧西楼。”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在面对离别与人生无常时的洒脱与超然,体现出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艺术特色赏析:

苏轼在《临江仙》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表达,将个人的离别之情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词中通过“梦到还惊”、“独倚危楼”等意象,展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而“踏遍青山”则象征着过往的欢乐与自由。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结构紧凑,充分体现了苏轼词作中“豪放中有婉约”的风格特点。

此外,该词在情感表达上也颇具层次感,从回忆到现实,从个人情感上升到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与人生智慧。

结语:

《临江仙》不仅是一首送别词,更是一首蕴含人生哲理的佳作。它以简练的语言、深沉的情感打动人心,成为苏轼词作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词的阅读与赏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也能体会到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豁达态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