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不值的成语故事是什么】“一文不值”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物毫无价值,连一分钱都不值。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历史典故,讲述了一个人因轻视他人而遭到嘲笑的故事。
一、成语出处与含义
“一文不值”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原句是:“人主之言,一言千金;人臣之言,一文不值。”意思是:皇帝的话价值千金,而大臣的话却一文不值。
后来,“一文不值”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用来形容东西或人的价值极低,没有丝毫意义。
二、成语故事
在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东方朔的大臣,他聪明机智,但性格诙谐幽默。有一次,汉武帝召见他,想测试他的才学。东方朔并不直接回答问题,而是用一些看似荒诞的言语来调侃皇帝。
汉武帝觉得他不尊重自己,便问他:“你有什么本事?”
东方朔答道:“我有三件事:一是能说会道,二是能写文章,三是能讲笑话。”
汉武帝问:“那你的价值是多少?”
东方朔说:“我的价值是一文不值。”
汉武帝大怒,认为他是在侮辱自己。东方朔却笑着说:“陛下您一句话的价值是千金,而我的话却一文不值,这正是我最大的价值。”
汉武帝听了,觉得他机智又不失礼数,最终没有惩罚他,反而对他刮目相看。
三、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一文不值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 |
含义 | 形容某物或某人毫无价值,连一分钱都不值 |
故事背景 | 西汉时期,东方朔以幽默方式应对汉武帝 |
故事内容 | 东方朔称自己“一文不值”,实则机智化解尴尬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事物或人毫无价值 |
成语寓意 | 不要轻视他人,也要学会自嘲与智慧应对 |
四、结语
“一文不值”虽然字面意思听起来有些贬义,但在实际使用中,它也可以是一种幽默的表达方式。通过这个成语故事,我们不仅了解了它的来源,也明白了语言背后的智慧和文化内涵。
以上就是【一文不值的成语故事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