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绝如缕的意思】“不绝如缕”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声音、气息或事物的延续不断,但又显得微弱而难以持续。这个成语在文学和日常表达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描述一种濒临断绝但仍勉强维持的状态时非常贴切。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不绝如缕 |
拼音 | bù jué rú lǚ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不绝如缕’。” |
本义 | 形容声音或气息细微而不断,像丝线一样细长而不断。 |
引申义 | 比喻事物虽微弱但仍在延续,有继续发展的可能;也用来形容局势紧张、危险或情感深厚。 |
二、用法与例句
使用场景 | 例句 |
描述声音 | 夜深人静,远处传来不绝如缕的琴声。 |
描述情感 | 她对他的思念不绝如缕,从未间断。 |
描述局势 | 国家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人民的希望仍不绝如缕。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若隐若现、断断续续、藕断丝连 |
反义词 | 绝无仅有、戛然而止、中断停顿 |
四、成语解析与常见误区
- “不绝如缕”中的“缕”:指的是极细的丝线,象征着微弱但连续不断。
- 使用注意:该成语多用于描写声音、气息、情感等抽象事物,较少用于具体事物的连续性。
- 易混淆词:不要与“源源不断”混淆,“源源不断”强调的是连续不断、数量多,而“不绝如缕”则更强调微弱但不断。
五、总结
“不绝如缕”是一个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的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虽微弱却顽强延续的状态。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交流中,它都能准确传达出那种“看似将断未断”的微妙感觉。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精准地运用这一成语。
以上就是【不绝如缕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