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趁人之危是成语吗

2025-10-14 00:30:51

问题描述:

趁人之危是成语吗,求快速支援,时间不多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4 00:30:51

趁人之危是成语吗】“趁人之危”这个词语,常被用来形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或处于不利处境时,乘机占便宜、加以利用的行为。那么,“趁人之危”到底是不是一个成语呢?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成语的定义

成语是汉语中一种固定搭配的词组,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固定的含义和用法,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历史典故或民间俗语。成语往往简洁、生动,且富有表现力。

二、“趁人之危”的来源与用法

“趁人之危”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如《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有“趁人之危,非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趁别人处于危难之时,不是仁德的表现。

现代汉语中,“趁人之危”广泛用于描述在他人遭遇不幸或困境时,乘机谋取私利的行为,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三、是否为成语?

根据成语的定义和使用情况,“趁人之危”符合以下特征:

特征 是否符合
四字结构 ✔️ 是
固定搭配 ✔️ 是
有明确含义 ✔️ 是
常见于书面语和口语 ✔️ 是
有历史出处 ✔️ 是

因此,“趁人之危”可以被视为一个成语,虽然它不如“落井下石”“乘虚而入”那样常见,但在语言使用中确实属于成语范畴。

四、总结

“趁人之危”是一个具有明确含义、固定结构,并且有历史出处的四字词语,符合成语的基本特征。因此,“趁人之危”是成语。

项目 内容
是否成语 ✔️ 是
出处 《左传》等古代文献
含义 在他人遇险时乘机占便宜
用法 贬义,常用于批评不道德行为
结构 四字成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趁人之危”不仅是一个常见的表达方式,更是一个符合成语标准的语言单位。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这类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内涵。

以上就是【趁人之危是成语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