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中考语文备考之常用词语解释繁文缛节等

2025-10-30 23:14:18

问题描述:

中考语文备考之常用词语解释繁文缛节等,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23:14:18

中考语文备考之常用词语解释繁文缛节等】在中考语文考试中,词语理解是阅读和写作部分的重要基础。掌握常见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语境,有助于提高答题准确率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对“繁文缛节”等常用词语的总结与解析。

一、词语总结

1. 繁文缛节

- 释义:指繁琐而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多用于批评某些形式主义的做法。

- 出处:出自《后汉书·王符传》:“繁文缛节,非所以致治。”

- 用法:常用于形容官场、社会中的形式主义现象。

- 近义词:虚文缛节、形式主义

- 反义词:简洁明了、务实高效

2. 风和日丽

- 释义:形容天气晴朗暖和,景色宜人。

- 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绝句二首》:“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用法:多用于描写自然环境或美好场景。

- 近义词:晴空万里、天高气爽

- 反义词:风雨交加、阴云密布

3. 举世闻名

- 释义: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有名。

- 出处: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西渡河,击章邯军于定陶……遂破秦军,诸侯皆来归。”

- 用法:多用于描述历史人物、建筑、文化等。

- 近义词:家喻户晓、驰名中外

- 反义词:默默无闻、鲜为人知

4. 实事求是

- 释义:指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对待和处理问题。

- 出处: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 用法:常用于强调做事要讲求实际,不夸大、不虚构。

- 近义词:脚踏实地、按图索骥

- 反义词:弄虚作假、纸上谈兵

5. 心旷神怡

- 释义: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 出处: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 用法:多用于描写自然风光或愉悦的心情。

- 近义词:心花怒放、欢欣鼓舞

- 反义词:心烦意乱、愁眉苦脸

二、词语对比表格

词语 释义 出处 用法 近义词 反义词
繁文缛节 繁琐而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 《后汉书·王符传》 批评形式主义现象 虚文缛节、形式主义 简洁明了、务实高效
风和日丽 天气晴朗暖和,景色宜人 杜甫《绝句二首》 描写自然环境 晴空万里、天高气爽 风雨交加、阴云密布
举世闻名 全世界都知道,非常有名 《史记·项羽本纪》 描述历史人物或建筑 家喻户晓、驰名中外 默默无闻、鲜为人知
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问题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强调实际、不虚构 脚踏实地、按图索骥 弄虚作假、纸上谈兵
心旷神怡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岳阳楼记》 描写愉悦心情 心花怒放、欢欣鼓舞 心烦意乱、愁眉苦脸

三、备考建议

1. 积累为主:日常学习中应注重词汇积累,尤其是高频考点词。

2.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时,要结合具体语境,避免机械记忆。

3. 多做练习:通过阅读文章、做题等方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4. 整理归纳:可将相似词语整理成表,便于复习和对比记忆。

通过系统地掌握这些常用词语,不仅能在考试中提高答题准确率,还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不断积累、灵活运用,为中考语文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就是【中考语文备考之常用词语解释繁文缛节等】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