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小学校执行是会计制度是什么】中小学校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管理具有特殊性。为了规范学校的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我国针对中小学校制定了专门的会计制度。目前,中小学校执行的主要会计制度为《政府会计制度》和《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以下是对这两种制度的总结与对比。
一、主要会计制度概述
1. 《政府会计制度》
自2019年起,全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其中包括中小学等教育单位。该制度旨在统一会计核算标准,提升政府财务透明度,强化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
2. 《中小学校会计制度》
在《政府会计制度》出台前,中小学校执行的是《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财教〔2013〕465号)。该制度专门针对教育单位的特点,规定了学校日常收支、资产、负债、预算等方面的核算方法。
二、两种制度对比分析
| 项目 | 《政府会计制度》 | 《中小学校会计制度》 | 
| 实施时间 | 2019年1月1日起 | 2014年1月1日起(部分延续) | 
| 适用范围 | 全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包括中小学校 | 仅适用于中小学校 | 
| 核算基础 |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行 | 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 | 
| 财务报告 | 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 | 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等 | 
| 预算管理 | 强调预算编制与执行全过程管理 | 注重预算编制和执行控制 | 
| 资产管理 | 更加细化,强调资产分类与折旧 | 基本按类别管理,折旧要求较弱 | 
| 会计科目 | 更加规范、统一 | 科目设置较为灵活 | 
三、当前中小学校执行情况
目前,全国中小学校已基本全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仍会结合《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的部分内容进行补充。例如,在固定资产折旧、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部分学校仍参考原制度中的相关规定。
此外,各地财政部门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发布地方性会计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中小学校财务管理要求。
四、总结
中小学校目前主要执行的是《政府会计制度》,这是国家统一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核心制度。同时,考虑到教育行业的特殊性,部分学校在实际操作中仍会参照《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通过规范会计核算,有助于提升学校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障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会计科目设置或具体操作流程,可参考财政部发布的《政府会计制度》及相关配套文件。
以上就是【现在中小学校执行是会计制度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