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拔犀擢象的典故

2025-11-07 02:54:29

问题描述:

拔犀擢象的典故,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7 02:54:29

拔犀擢象的典故】“拔犀擢象”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原意是拔起犀牛、提拔大象,比喻选拔杰出的人才。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用来形容国家在选拔人才时应注重德才兼备、有实际能力的人,而不是只看出身或表面光鲜。

该典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才选拔的重视,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举贤任能”的理念。在历史上,许多王朝都曾以“拔犀擢象”为标准来选拔官员,强调人才的实际贡献和道德品质,而非单纯依赖门第或关系。

“拔犀擢象”出自《左传》,本义是拔起犀牛、提拔大象,后引申为选拔杰出人才。此典故强调了人才选拔应注重实际能力和品德,而非仅凭身份地位。在古代政治中,“拔犀擢象”成为选拔官员的重要标准,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与重视。

拔犀擢象典故信息表

项目 内容
典故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原文出处 “拔犀擢象,不以力。”
字面意思 拔起犀牛,提拔大象,比喻选拔杰出人才
引申意义 强调选拔人才应注重实际能力与品德,而非仅凭出身或权势
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重视人才,提倡“举贤任能”
文化内涵 体现儒家“仁政”思想,强调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
后世影响 成为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标准,影响后世官僚制度与选才理念
现代应用 用于形容选拔优秀人才,强调公平、公正、择优而用

通过这一典故,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选拔机制推动国家发展。如今,“拔犀擢象”虽不再作为具体政策使用,但其背后的理念依然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以上就是【拔犀擢象的典故】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