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什么意思】“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有气节、不轻易向权势低头。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陶渊明,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一、成语释义
不为五斗米折腰:意思是不为微薄的俸禄而向权贵低头。其中,“五斗米”指的是当时官吏的俸禄(古代官职等级不同,俸禄也不同),而“折腰”则是指弯腰行礼,表示对上级或权贵的恭敬与服从。整个成语表达的是坚守尊严、不愿屈身事人的精神。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出自《晋书·陶渊明传》:
>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这句话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时所说。他因不愿向督邮(地方官员)行跪拜礼,便毅然辞官归隐,过上了田园生活。这一行为被后人称为“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文人风骨的象征。
三、成语含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不为五斗米折腰 |
| 出处 | 《晋书·陶渊明传》 |
| 拼音 | bù wé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
| 释义 | 不为微薄的俸禄而向权贵低头 |
| 主旨 | 坚守气节、不趋炎附势 |
| 精神 | 高洁、独立、不随波逐流 |
| 历史人物 | 陶渊明 |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不为五斗米折腰”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
- 坚持原则:面对诱惑或压力时,不应轻易妥协;
- 保持尊严:不为利益而丧失自我;
- 追求理想:即使前路艰难,也要坚守内心的价值观。
五、结语
“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格精神的体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品格和尊严,往往体现在关键时刻的选择之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不屈不挠、坚守自我的精神,依然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以上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