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皇甫谧《高士传》原文及译文

2025-07-01 22:30:28

问题描述:

皇甫谧《高士传》原文及译文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22:30:28

皇甫谧《高士传》原文及译文】《高士传》是西晋时期著名学者、医学家皇甫谧所著的一部记载古代隐逸之士生平事迹的传记类著作。该书共三卷,收录了从上古至汉魏时期的贤人高士共计105人,旨在弘扬隐逸之风,倡导清静无为、淡泊名利的人格理想。

皇甫谧在书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记录这些“高士”的生平经历、思想言行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他不仅注重人物的道德操守,还强调其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展现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以下为《高士传》中部分人物的原文与译文,供读者参考:

一、巢父

原文:

巢父者,尧时人也。居于山林之间,不仕不娶,独善其身。尧欲禅天下,使人往召之,曰:“汝可为帝。”巢父笑而不应。遂避入深山,终身不复出。

译文:

巢父是尧帝时代的人,居住在山林之中,不担任官职,也不结婚,独自修养自己的品德。尧帝想要把天下禅让给他,派人去请他说:“你可以做天子。”巢父笑着没有回应,于是他躲进深山,一生都没有再出来。

二、许由

原文:

许由,字武仲,阳城人也。尧闻其贤,欲禅位,使使往聘。许由曰:“吾将钓于濮水之上,安能以天下为事?”遂逃隐箕山之下,耕而食之。

译文:

许由,字武仲,是阳城人。尧帝听说他贤德,打算把天下传给他,派使者去邀请。许由说:“我打算在濮水边钓鱼,怎么能为了天下而放弃自己的生活呢?”于是他逃到箕山脚下,耕种自给自足。

三、务光

原文:

务光者,夏末人也。身长九尺,容貌甚伟。汤将伐桀,使人问于光。光曰:“君有仁义,民皆归之;君无仁义,民皆叛之。今桀暴虐,民怨已极,此天命也。”汤曰:“若此,吾当何为?”光曰:“君当顺天应人,勿违天命。”

译文:

务光是夏朝末年的人,身高九尺,相貌英俊。商汤准备讨伐夏桀时,派人向他请教。务光说:“君主如果仁爱正义,百姓都会归附;如果无道残暴,百姓都会背叛。如今夏桀暴虐,百姓已经非常怨恨,这是天命。”商汤问:“如果是这样,我该怎么办?”务光回答:“你应该顺应天意,顺应民心,不要违背天命。”

四、伯夷、叔齐

原文: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叔齐让兄。兄弟俱逃,隐于首阳山。闻周武王伐纣,乃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之下。

译文:

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继承人,叔齐却让位给哥哥。两人一起逃离,隐居在首阳山。后来听说周武王讨伐商纣,他们认为吃周朝的粮食是耻辱,最终在首阳山饿死。

五、严光(字子陵)

原文:

严光,会稽余姚人。少有高节,与光武帝同学。帝即位,遣使召之,光不应。后帝微行访之,见其披发卧于泽中,帝曰:“子陵,岂非故人乎?”光不应。帝曰:“人固有志,不可强也。”遂止。

译文:

严光,是会稽余姚人,年轻时就很有气节,与光武帝刘秀是同学。刘秀称帝后,派人去请他,严光没有答应。后来刘秀微服私访,看到他披散头发躺在水边,便说:“子陵,难道不是老朋友吗?”严光没有回应。刘秀说:“人各有志,不能勉强。”于是作罢。

结语:

《高士传》不仅是对古代隐士精神的记录,更是对儒家“君子之道”的一种补充与体现。它通过一个个真实或传说的人物故事,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坚守本心的生活态度。在当今社会,这种“高士”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高士传》全文或更多人物故事,建议查阅权威版本,以便深入体会皇甫谧的思想与文学风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